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御膳房美食大全菜谱价格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御膳房美食大全菜谱价格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国古代御用菜?
明清以来,宫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宫廷菜,以清朝宫廷菜为主,其特点是选料严格,外观精致,味道一绝,这里给一个大概的古代御用菜的菜品名称。
1、御用佛跳墙
佛跳墙原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,但由于其南方菜的特点比较突出,并不能完全博得皇室的喜欢,所以经御膳房改进后,加入了皇室喜欢的鹿肉等野味,成为了御用佛跳墙。
2、黄焖鱼翅
主料:吕宋岛黄肉翅、家藏鸡鲜汤
黄焖鱼翅是北京市的传统名菜,也是清朝皇室非常喜欢的一道菜式,被收录进了御膳菜单,其口感软糯、汤汁鲜美,还具有补中益气、强筋壮骨的作用。
3、雍亲王府烧鹿筋
雍亲王府烧鹿筋是清雍正皇帝还是亲王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的一道菜,所以在他继承皇位后这道菜也被加入了御膳菜单,鹿筋弹性十足,和鸡汤一起烹制,味道十分鲜美。
有人说光绪乾隆宫廷御膳房卤煮火烧制作过程有三十多种中草药,都有哪些香辛料?
丁香、官桂、甘草、砂仁、桂皮、蔻仁、肉桂。至少是有这九种。
自己做的话,用纱布包一个调料包,黄豆酱油50克、冰糖15克、盐25克、葱姜各10克、黄酱20克、醋20克、郫县豆瓣10克、豆豉5克。大料3个、桂皮1小块、白芷2片、沙姜2片、香叶5片、砂仁3个、花椒20粒、干辣椒3个、肉蔻1个。
卤煮火烧起源于北京的南横街,是一道汉族传统小吃,他的前身是“苏造肉”,关于他的历史可谓是十分悠久,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,河北三河县有位姓赵的人,和一个名字叫做陈兆恩一起卖苏造肉。因为当时用上好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十分昂贵,老百姓吃不起,于是他们就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猪下水代替,大肠小肠猪肺等,这也就是卤煮一开始的雏形,后来久而久之的经过民间的传播改良,被改造过的苏造肉也就流传了下来,久而久之的成了今天市面上深受大家喜爱的卤煮。
据《乾隆江南节次照常膳》记载,乾隆皇帝每日膳食清单中,第一道菜署名就是张东官,几乎可以说是乾隆顿顿饭都离不了张东官。其实这道苏造肉做法也没有那么神秘,就是用五花肉加丁香、官桂、甘草、砂仁、桂皮、蔻仁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的一道荤菜,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气不同,张东官还会调整不同材料的用量。
早在《食在宫廷》这本书里就曾记载过苏造肉这道菜,书中曾解释道苏造肉原名是“苏灶肉”,即苏为苏州,灶指的灶房,苏灶满誉宫廷内外,并且直到今天的北京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对苏灶有着了解和兴趣,所以苏造肉更是老北京人的心头爱。
并且这道菜的背后还有乾隆皇帝的喜爱,相传是皇帝巡视南方的时候很喜欢厨师张东官烹饪的菜肴,于是便把他带入了宫中作为御膳房的厨师,他深知乾隆皇帝喜爱味浓厚重的菜品,便依着皇帝的爱好制作出了这样的一道菜品,乾隆皇帝吃后大为赞赏,此后这道菜品便名声大噪。
那为什么又称它是卤煮火烧的前世今生呢?因为苏造肉的食材价格在那时候相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比较的昂贵,所以卖苏造肉的人将其五花肉改成了猪下水,这样一来人们便吃得起“苏造肉”了,所以这道菜也被人们称为卤煮火烧,直到现在仍有不少的人爱吃这个民间版的“苏造肉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御膳房美食大全菜谱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御膳房美食大全菜谱价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